|
李滄區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為進一步推動我區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的制造業產業體系,根據《關于貫徹落實省支持八大發展戰略財政政策加快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青政字〔2021〕21號)《青島市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青政發〔2021〕18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提升企業發展能級 (一)培育壯大企業規模。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30億元、20億元、10億元的我區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首次入選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山東省制造業企業1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山東民營企業100強的制造業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獎勵。 (二)鼓勵企業納統升級。對首次納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且產值正增長的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月度納統企業再給予5萬元獎勵。該項政策獎勵時限及兌現程序以《李滄區“四上”企業培育發展獎勵辦法》(李滄發改〔2022〕26號)為準。 (三)支持增量企業落地。對新注冊成立、實際發生固定資產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并納入統計部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庫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庫的先進制造業項目,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鼓勵盤活閑置或低效工業用地建設先進制造業園區,對新建設園區,按照納入統計部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庫工業項目投資額(土地購置費用除外),每投資1億元,給予實際投資人50萬元獎勵。 (四)加大存量企業支持。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產值凈增超過10億元、5億元、1億元、5000萬元的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2萬元獎勵;對于產值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產值增速高于15%(含15%),按照全年1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全年產值增速高于15%的部分,每高出一個百分點給予1萬元獎勵,最高獎勵20萬元。 二、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五)支持創新能力建設。對注冊為企業獨立法人并獲準建設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研究院,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入選山東創新工業產品目錄、山東精品裝備名錄、青島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的企業,按每個產品分別給予1萬元、1萬元、0.5萬元獎勵,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列入“青島金花”培育名單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給予2萬元獎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研發項目列入《青島市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每項給予2000元補助,年度最高不超過2萬元。 (六)加快創新載體建設。對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特色載體的,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50萬元獎勵。對獲評山東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山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20萬元獎勵。對獲評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青島市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青島市小企業產業園、青島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的,分別給予10萬元獎勵。對入圍青島市“市長杯”小微企業創新大賽復賽資格的項目,每個給予1萬元獎勵。 (七)培育企業競爭優勢。對新認定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15萬元、5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山東省獨角獸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青島市制造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八)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支持成立企業獨立法人的市級以上工業設計研究院,經備案認定后,按照區級經濟貢獻度給予一定補貼。支持參加工業設計競賽,在市獎勵基礎上,對獲獎作品設計人員給予獎勵,由第一設計人領取并負責分配,獎勵標準為國際iF獎、紅點獎、IDEA獎、國家工業設計獎最高等級獎5萬元、其他3萬元;山東省“省長杯”、青島市“市長杯”最高等級獎3萬元、其他1萬元。 (九)提升企業設計能力。鼓勵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通過采購工業設計服務,加快發展定制設計、網絡協同設計、云設計和體驗交互設計,對經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備案,設計費用10萬元-30萬元的重點工業設計采購項目,在項目合同執行完畢后,按照企業實際支付設計費用的40%給予補助。對設計費用30萬元(含)以上的,按青島市獎補政策執行。 三、引領企業數字轉型 (十)培育發展數字產業。對新認定的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互聯)工廠、數字化車間或自動化生產線,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已享受數字化車間或自動化生產線獎勵再次認定為智能(互聯)工廠的獎勵差額部分。 (十一)鼓勵企業“兩化”融合。支持中小企業在設計、制造、管理等關鍵環節,部署推進數字化普及、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提升等方面改造升級,對企業年度內在網絡、工業軟件、系統集成等方面完成投資50萬元以上的竣工(上線)項目,在市獎勵基礎上,給予5萬元補助。 (十二)加快發展軟件產業。對軟件業務收入首次超過5億元、1億元、5000萬元、2000萬元且納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范圍的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年度軟件業務收入由低到高升級的,獎勵差額部分,累計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 (十三)引導企業機器換人。對經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備案,年度內投入30萬元-50萬元購置使用工業機器人產品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按照工業機器人設備投資的20%給予補助。對投入50萬元(含)以上的,按青島市獎補政策執行。 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十四)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設立企業家素質提升專項資金,搭建企業家交流和培訓平臺,通過集中培訓、外出考察等形式,全面提升企業家綜合素質。鼓勵企業副總以上負責人脫產掛職政府部門副職,進一步增進理解、優化營商環境。 (十五)支持企業大力開拓市場。立足國內大循環,引導企業線上線下拓展新興市場,積極參加列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年度市場開拓計劃的國內知名專業展會、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產品展銷、供需對接等開拓市場活動。 (十六)強化“畝產效益”評價結果運用。根據每年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布的工業企業A、B、C、D四類“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結果,對上述非投資類政策支持的企業進行差別化配置,其中A類和B類企業獲得的專項資金按照100%給予撥付,C類企業按照80%給予撥付,D類企業不予支持,推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對未列入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的企業參照執行。 五、附則 (一)本政策措施適用于李滄區注冊登記并納稅的法人企業,且承諾享受獎補政策3年內能持續為我區做出貢獻,若被扶持企業違反承諾,我區有權收回相關扶持資金,并將其列入失信名單。 (二)同一企業、同一項目的同類扶持政策不重復享受,按照就高原則執行;同一企業自然年度內享受本政策,與其他區級招商引資政策、產業扶持政策(包含區級財政所撥付的獎勵、補助、扶持等各類財政性資金)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法律法規以及其他特殊政策文件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上級獎勵政策要求區級進行財政獎補配套的,本政策兌現的資金視同配套資金。 (三)同一企業的年度獎勵、補助總額不超過當年的區級經濟貢獻度,若高于當年區級經濟貢獻度,以該企業當年區級經濟貢獻度為限(扣除企業已獲得的當年區級財政所撥付的獎勵、補助、扶持等各類財政性資金總額)。 (四)對存在下列情況的企業取消獎補資格并追繳已撥付資金:提供虛假材料騙取資金獎補的;存在失信行為、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不符合山東省財政廳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的實施意見》(魯財資環〔2019〕11號)文件中“綠色門檻”制度規定的;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 (五)本政策措施由李滄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 (六)本政策措施自2022年4月2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