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日前出臺的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對種業發展作出新部署,青島旋即發文跟進。
2月24日下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關于加快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這是青島市在全省率先出臺的現代種業發展實施意見,亦是青島市“十四五”時期種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意見》重點圍繞“保、育、測、繁、推”等關鍵環節, 加快實施現代種業提升五大工程, 突出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強化育種科研創新, 全面提升青島種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
目標是到2025年,培育育繁推一體化企業3家以上,上市種業企業3家以上,產值過億種業企業5家以上,建成現代種業科研平臺15處以上,建成國家、省級區域性作物良種繁育基地30萬畝以上,全市種業產值達到80億元,農民種養殖效益顯著提高。
財政支持政策貫徹全篇,真金白銀,力度很大。其中,為支持做強種業企業發展,最高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為支持鍛造種業核心區發展,對新認定的種業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給予3000萬元獎補……
1.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加大對農作物、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和畜禽遺傳資源普查的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做好調查、收集和保護工作。加強生物安全建設,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推進珍稀、瀕危、特有資源與地方特色品種資源收集保護工作,支持對青島特有的地方種質資源實行活體保護或基因庫集中保存。鼓勵企業、社會組織承擔種質資源保護任務,承擔保種任務的畜禽、水產類種質資源庫(場、原種場),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保種單位的,每年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40萬元、30萬元的補助。
2.加強種質資源管理與利用。建設地方品種遺傳資源鑒定評價體系,開展性狀智能測定、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優異基因的遺傳與育種效應等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發掘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關鍵功能基因,創制一批遺傳穩定、目標性狀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新種質和育種材料。鼓勵種業企業開展種質資源鑒定和利用,參與地方特色品種開發,實現以用促保,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
3.完善育種攻關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融合、育繁推一體的育種創新協同機制,鼓勵采取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開展成果轉移轉化和共享利用,促進種質資源、數據信息、人才技術交流共享,充分發揮企業在育種研發和成果應用中的主導作用。開展主要糧食作物、重要經濟特色作物和畜禽水產育種聯合攻關,推進重點育種項目研發應用一體化。圍繞優質糧油果蔬、耐鹽堿作物、專用砧木、特色畜禽水產及專業微生物等我市優勢特色品種,每年選定1—2個種業示范項目重點攻關,按照科技惠民政策,每個項目給予不超過200萬元支持。
4.加快研發平臺建設。推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種業企業合作,支持企業建立創新聯合體,牽頭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攻關任務,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有條件的種業龍頭企業申報國家、省有關科技計劃和重點項目,創建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各類種業研發平臺。鼓勵種業企業參與市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高新技術企業等評定,并按照相關政策予以獎補。
5.加強品種研發創新。堅持常規育種和生物育種有機結合,引導鼓勵種業企業綜合運用全基因組選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基因編輯和分子設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常規育種手段開展品種研發。對主導或自主選育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省級審定并取得植物新品種權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主導或自主選育的花生、白菜、黃瓜、辣椒、番茄、西瓜、葡萄等具有地方特色優勢的非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獲得國家登記并取得植物新品種權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主導或自主選育的畜禽、水產新品種(配套系),通過國家審定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6.提升種業質量監管水平。建立市級種子質量檢測中心,提高基層種子質量快速檢測技術水平。創新種子質量監管手段,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建設覆蓋生產、加工、流通的質量可追溯體系,實現種子質量全鏈條監管。健全種畜禽、水產苗種監管制度和技術標準,強化部門聯動。推進全市種畜禽測定評價體系建設,利用物聯網技術和智能化測定裝備,實現種畜禽場智能化測定、數據自動收集、平臺存儲和管理。健全漁業官方獸醫、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三支獸醫隊伍,強化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和病害防治。健全各級種業管理、行政執法、技術服務機構,強化種子管理服務職能,保障工作經費和人員配備,增強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務能力。
7.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度,健全知識產權監管機制,激勵和保護原始創新,落實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加強種業市場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未審先推、無證生產、搶購套購、套牌侵權和制售假劣種子、種苗等違法行為,加大侵權案件查處力度,維護種子生產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優化種業發展營商環境。
8.加強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建設。以區域功能定位為導向、以當地資源稟賦為基礎、以產業優勢為依托,分層次創建主導功能各異、特色明顯的良種繁育基地,支持種業基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和專業服務。推進市級綜合性展示示范基地和農作物品種試驗站建設,加強品種試驗展示示范和品種風險評估工作,健全品種示范評價體系。完善種畜禽、水產良種繁育和生物安全防護設施條件,推進良種繁育規;、標準化、智能化建設。對經國家新認定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和新認定為國家級水產良種場的種業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9.加大企業培育引進力度。加快引進一批育種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經營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的現代種業企業,重點招引國內外頭部種業企業總部落戶青島、設立研發中心。加大種業企業扶優力度,支持企業通過內引、外聯、重組、兼并、股份合作、股權激勵等多種方式做大做強,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內外競爭優勢、區域優勢或專業優勢的領軍型種業企業。對我市在全國種業細分領域排名前3名或經中國種業領域協會信用評價3A級及以上,具有育種原創性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連續兩年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領軍型現代種業企業,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
10.加快現代種業園區建設。鼓勵支持種業企業抱團發展,整合保種、育種、擴繁、栽培、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揮龍頭骨干企業“鏈主”作用,建設具有特色優勢、產業集聚的現代種業產業園。加強青島國際種都核心區建設,對核心區內落地重點項目的種業企業,可視情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給予支持。加快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青島水產種苗研發中試基地等重點區域建設,推進一批種子、種苗、水產、種畜禽等各具特色的現代育種創新園區建設。支持以種業為主導的產業園申報和創建國家、省、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對新認定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參照省有關政策,給予3000萬元獎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