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山東省產業發展對接基金投資行動方案》的通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山東省產業發展對接基金投資行動方案》的通知 來源: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魯工信融〔2020〕184號 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 為進一步激發我省民營經濟投資活力,推動基金投資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助力民營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我們研究制定了《山東省產業發展對接基金投資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0年11月9日 山東省產業發展對接基金投資行動方案 為充分發揮基金投資拉動作用,積極推動產投合作,支持“四新經濟”“十強產業”發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原則 優選百家基金投資機構建立山東省產業與資本對接服務體系,采取基金合作、項目直投、組團跟投、投貸聯動等方式,為全省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支持,力爭每年投資項目和企業100個、基金投資額200億元左右,到2022年累計達到500億元左右。 工作中把握以下原則: ——政策引導。緊扣制造強省建設目標,以產業政策為導向,引導各類基金投資“四新經濟”“十強產業”,助推產業龍頭企業和高成長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市場運作。尊重市場規則,充分發揮基金投資機構專業優勢,由其自主確定投資策略、投資方向、投資操作,自主開展投資運營和投后管理,放大投資效能。 ——重點突破。引導基金從偏好投資臨上市前企業轉向早發現、早投資、早培育,重點投新、投早、投小、投長,對產業鏈“領航型”企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新項目、新業務進行支持。 ——促進發展。推動更多企業借助基金引入戰略資源,引進先進理念,引用先進技術,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生產管理和發展模式,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實力。 二、重點任務 整合資源、多方合作,建設“兩庫一平臺”,推動產業需求與基金投資高效對接。 (一)建立基金投資機構資源庫。公開發布征集公告,多方式、多渠道聯系基金投資機構,按照投資方向、投資范圍、投資條件和投資需求,分類建立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并購投資等基金投資機構資源庫。借助省青企峰會平臺資源,引入一批省外知名投資機構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對接重點產業、集群、企業設立投資基金。2020年底前,建立涵蓋100家以上基金投資機構的資源庫;2021年,力爭入庫機構達到300家;2022年,力爭國內外主要知名投資機構入庫。 (二)建立企業融資需求項目庫。圍繞全省工信領域“四新經濟”“十強產業”,建立涵蓋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高成長企業、“創客中國”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和技術改造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高端化工等產業升級項目在內的企業融資需求項目庫。支持企業將新業務剝離成立新企業并入庫管理,借助基金力量,快速發展壯大。2021年底前,力爭實現全省工信領域重點培育企業和重點支持項目全部入庫。 (三)建設產業與資本對接云平臺。依托山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山東省產業與資本對接云平臺”,開設“基金投資機構資源庫”“企業融資需求項目庫”“投融資對接信息發布欄”“投融資對接路演網上基地”“投融資知識大講堂”等,線上線下聯動,促進產投雙方精準、便捷、高效對接。 三、推進措施 (一)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會同省科技廳、財政廳、地方金融監管局和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保監局、山東證監局等部門,以及省工商聯、團省委、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協會、濟南市基金業協會等,以入庫基金投資機構為主體,籌建“山東省產業投融資聯盟”,建立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的工作協作和溝通機制,定期研究重點投資領域和投資標的,調動各類投資資源,合力支持“四新經濟”“十強產業”發展。 (二)完善產投服務體系。組織省內外知名經濟專家、金融專家、投資專家和企業家,成立“山東省產業投資專家服務隊”,開展投融資知識普及培訓,為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指導幫助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掛牌或上市融資。在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協會和齊魯股權交易中心設立省投融資項目路演展示對接服務平臺,指導各市建設1-3個工作示范平臺,常態化組織項目推介和路演對接活動。 (三)推動企業股權掛牌托管。在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開設“高成長企業板”,推動有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升規”企業等進行股份制改造,組織完成改造后的股份制公司在“高成長企業板”實施股權掛牌托管,創造條件對接基金投資服務。 (四)定期舉辦集中對接活動。聯合省有關部門及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協會等,每年組織兩次產投集中對接活動,發布基金重點投向、企業和項目融資需求,組織產投合作項目對接簽約。今年11月中上旬,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首屆中國(山東)民營經濟產業與資本對接大會。 (五)創新推動投融聯動。積極推動基金投資機構和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及省財政資金股權投資相結合,創新開展“股權投資+債權融資”組合,探索投貸聯動、投債聯動、投保聯動等新協作模式,對重點企業和項目進行支持。 (六)聚集政策支持資源。積極爭取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在我省設立子基金,重點支持基礎制造和新型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電力裝備細分領域骨干企業發展。積極推薦中泰資本參加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遴選,籌建20億元的子基金,重點支持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推動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加大對工信領域投資力度,支持重點產業和高成長企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