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膠州“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為更好提升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放大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以下簡稱“上合示范區”)引領帶動效應,建設膠州“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制訂本方案。
一、試驗思路和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搶抓上合示范區建設機遇,以膠州灣國際物流園為核心,以上合示范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沽河省級生態旅游度假區為試驗載體,覆蓋膠州市全域,在多式聯運、貿易投資、金融創新、人文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到2022年,基本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膠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2萬噸,膠州市集裝箱、國際班列運量分別達到100萬和5萬標箱。對外貿易總額達到100億美元,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長20%。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30億美元,對外投資達到15億美元。到2025年,基本建成貿易制度創新試驗區、國際產能合作引領區和國際貿易金融中心。
二、突出陸海統籌,大力發展多式聯運
(一)開展多式聯運標準化試點。探索制定多式聯運運輸標準,實現海陸空鐵一體化運作。加強鐵、公、水和民航運輸在一體化組織中的貨物交接、合同運單、信息共享、責任劃分、保險理賠等方面的對接,提高不同運輸方式間的銜接水平。
(二)推進多式聯運設施聯通。申建國家陸路開放口岸。依托青島港擴大航運業務開放,提升海鐵聯運班輪服務水平。大力發展冷鏈運輸體系,申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國際物流信息平臺,增強交易、定價、中轉等綜合物流功能。
(三)強化膠東國際機場樞紐門戶功能。爭取第五航權政策落實,更多國外航空公司執飛膠東國際機場。增加國際客貨航班,開通更多至沿線國家的全貨機貨運航線和國際貨運中轉航班。對“國際—國內”、“國際—國際”轉機的國際航班旅客及其行李,實施通程聯運。增開國際中轉集拼航線,開展進出境全貨機境內續駛段混載業務。
(四)推動國際班列雙向發展。擴大過境運輸能力,完善通關協調機制,提升國際班列的開行密度和運行質量效益,持續擴大“齊魯號”歐亞班列運力運量。針對中亞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礦產、糧食、木材等優勢產業,拓展中亞、俄羅斯方向國際班列回程貨源,推動雙向運行。探索國際班列集拼集運模式和發展國際班列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業務。
三、突出上合特色,大力拓展國際貿易
(一)提升貿易合作水平。依托上合組織投資貿易青島服務中心,探索服務貿易新模式,支持企業拓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推動形成服務貿易集聚區。爭取膠州鐵路場站對外開放以及糧食、肉類、水果、木材等指定監管場地。支持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逐步實現全面適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支持建設貨物集散基地和海外倉。舉辦好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青島論壇暨上合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
(二)建設轉口貿易基地。依托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強化海洋裝備、橡膠輪胎、農林牧漁資源開發等領域合作。推動與日本橫濱、川崎、福岡和韓國釜山、仁川等港口合作,提升與日韓轉口貿易合作層級。建設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能源及原材料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發展二手車出口業務。試點建設上合組織國家特色農產品進口(進境水果、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推動上合組織國家優質農產品食品準入。
(三)建設“數字絲綢之路”。依托中國(青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引進知名跨境電商和供應鏈、信息服務商。建成集通關、展示、交易、結算、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網絡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探索電子商務進出口海關監管模式,建立跨境電商出口信用體系。舉辦上合組織國家網上特色商品展。建設上合示范區大數據研究中心,建立青島市航空貨運數據、集裝箱物流數據指標體系。探索構建中國—中亞貿易、絲綢之路投資貿易等指數體系。編寫“一帶一路”貿易信用指數。
四、突出雙向投資,大力開展產能合作
(一)深化對外投資合作。建設好柬埔寨斯努經濟特區等境外園區,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申報省級境外園區。引導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骨干企業到國外建設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貿易公司。發揮建筑、鋼結構、鐵塔等傳統產業的集聚發展優勢,深化產業投資和優勢產能合作。鼓勵電力裝備、金屬結構等優勢行業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
(二)開展“雙招雙引”攻勢。制定社會化專業招商促進辦法和重點產業鏈招商方案,建立“招商促進中心+促進公司”運行模式,圍繞“十強”產業開展專業化招商。大力發展總部經濟。爭取交通、市政、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擴大開放試點。支持日韓信息技術企業在膠州市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加大對高層次人才團隊和人才平臺載體支持力度,鼓勵“一帶一路”研究機構等智庫平臺落戶膠州市。
(三)優化服務環境。建立對外投資合作“一站式”服務平臺,構建政策、項目、技術、資金、人才、服務等資源雙向流通通道,加強對外投資合作事后管理和服務,建立多部門信息共享與協同平臺。強化“走出去”預警防范體系建設,構建境外風險防控平臺。加強“走出去”企業培訓,指導企業合規經營。
五、突出資金融通,大力培育國際金融科技中心
(一)發展貿易金融。舉辦金融科技論壇、貿易金融發展論壇等活動,培育、引進特色專業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未來金融研究院品牌,引進特華博士后工作站山東分站科研機構。爭取沿線國家金融機構設立區域性總部、分支機構或事業部。支持開展國際航運、國際貿易等重點產業責任保險、信用保險、融資租賃保險等業務。支持建設全球票據結算、區域結算中心。建設上合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產業園、保險產業園等金融機構發展載體。
(二)創新金融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募集資金。積極推行境外發債備案制,募集低成本外匯資金。探索實行外匯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試點,企業外債注銷登記下放至銀行辦理試點。鼓勵金融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貸款、貿易融資、結算等金融創新業務。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取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的支付機構合作,按規定為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爭取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中國信保等政策性金融機構對膠州市“一帶一路”項目給予傾斜。
六、突出文化底蘊,大力促進民心相通
(一)推進多元文化交流。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民族傳統文化、競技體育賽事、地方特色餐飲、影視文化藝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強化膠州大秧歌、膠州剪紙等非遺文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互鑒,將試驗區打造成為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文交流平臺。提升“一帶一路•板橋鎮論壇”辦會層次和影響力。
(二)深化科技教育合作。探索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支持境外科研機構在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國外先進技術在試驗區落地轉化。舉辦暑期交流營等活動,深化青少年交流。
(三)促進國際人才合作。探索與國際接軌的跨境人才流動制度,在出入境、簽證和居留、就業許可、駕照申領辦理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支持。支持沿線國家科技人才從事短期科研或學習進修,對在華留學生來膠就業創業的,給予資金、場地、稅收優惠等支持。在引進頂尖人才團隊“一事一議”和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遴選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七、組織實施
青島市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本實施方案的組織領導,完善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省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試驗區建設的指導和支持,幫助解決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附件2
臨沂“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臨沂是中國市場名城、物流之都,是新亞歐大陸橋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建設臨沂“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是打造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創新實踐,是推進臨沂國際化的關鍵抓手。為推進臨沂“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制定本方案。
一、試驗思路和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蘭山區為主要試點區域,以臨沂商城為主要試驗載體,以平臺建設、通關便捷、產能合作、人文交流為重點,積極探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新路徑新模式,打造引領雙向開放的國際化新興樞紐城市。到2022年,“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功能進一步鞏固,平臺共享、優勢集成、政策創新、口岸開放、便捷高效等特色進一步凸顯,“商城+”模式下的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臨沂商城海外營銷網絡節點布局基本完成。到2025年,基本建成“一帶一路”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國際商貿創新型高地、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基地、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平臺,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帶一路”樞紐城市。
二、創建中國物流科技城
(一)實施物流科技提升計劃。依托中國(臨沂)物流科技產業研究院,建設物流科技企業孵化器。落實國家無車承運人試點的相關稅收政策,支持規模物流企業爭創無車承運人試點。推進國Ⅲ貨運車輛更新,利用新能源車輛開展配送運輸服務。實施標準化、智慧化倉儲建設工程,鼓勵物流企業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智慧物流管理技術,打造中國物流大數據中心和區域性智能貨物集拼中心。
(二)實施物流設施完善計劃。高水平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以臨沂快遞物流園、臨沂公鐵聯運物流園等專業物流園區為支點,統籌臨沂港、綜合保稅區與濟鐵物流園建設,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監管中心建設,打造國際陸港。優化電商物流服務,建設區域電商公共倉儲中心,提升建設一批智慧電商快遞產業園區,支持快遞龍頭企業在臨沂設立區域集散中心,形成以臨沂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的網絡零售物流集疏運體系。提升“齊魯號”歐亞班列往返運營效率,爭取開行更多國際貨運班列,開通青島到臨沂雙向班列。積極培育國際航空物流,規劃建設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郵件分撥中心和保稅倉庫,爭取開通更多國際航班和貨運包機。支持臨沂組開直達青島的國際郵件郵路,在臨沂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
三、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試驗區
(一)實施國際貿易拓展計劃,提升商城國際化水平。探索外貿供應鏈綜合服務新模式,建立完善臨沂地產品供應商數據庫。推進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支持工程建筑、外貿企業與央企合作,拓展國際工程承包業務,打造國際工程物資集采集供基地。建設臨沂進口商品城、國際社區等貿易投資推廣平臺載體,打造進口商品完稅直營中心。辦好臨沂商城進口博覽會。依托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促進國內進口肉類企業集聚,申報進境水果、進口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爭取實行水果寄售政策,建設冷鏈保稅加工園區,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
(二)實施電子商務興市計劃,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新“在線批發、網絡直銷”新模式,壯大商城網商群體,建設全國網貨集散中心。大力發展短視頻直播營銷平臺,引導網紅營銷團隊與專業市場商戶合作,利用短視頻直播開拓新零售市場,打造“集約式買手店”。發展移動社交電商模式,支持開設微商店鋪,與國內知名微商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鼓勵建立微商供貨平臺。規劃建設垂直電商二級生態孵化基地。
(三)實施市場集約整合計劃,促進商城轉型升級。推動商城核心區、商谷片區、國際陸港片區聯動發展,構建科研、資金、孵化、應用一體化發展格局。開展全屋定制服務試點,打通建材、廚具、燈具、家具、家電等專業市場,打造全國重要的全屋定制中心。舉辦“臨商大會”,塑造“商城臨沂”城市品牌。
(四)實施會展經濟培育計劃,打造區域會展中心城市。依托五金、建材、板材等優勢行業,培育特色性專業展會,打造會展品牌。壯大會展主體,支持臨沂商城專業市場、行業商(協)會成立會展公司。繼續辦好商博會、木博會、五金展、食博會和中國物流科技博覽會、中國綠色建設博覽會等專業展會。探索“專業市場+行業協會+主題展會”發展新模式,增強專業展會孵化功能。
四、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基地
(一)強化國際產業合作。整合創新資源,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鼓勵食品、木業、機械、醫藥等優勢產業開拓沿線國家市場,建設生產基地,推動優勢產品出口。加強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地區)在智能技術領域的研發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完善產業配套能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二)加強能源資源合作。引導優勢企業拓展與東北亞、中亞、中東歐等地合作渠道,鼓勵資源進口企業建設境外資源合作開發基地和初加工基地。支持具備條件的能源企業申請LNG進口業務資質,參與能源勘探、開發等業務。支持木業企業參與境外林木資源合作開發,規劃建設“一帶一路”出口蔬菜加工基地和出口地產品加工基地。
(三)搭建境外合作平臺。支持木業、機械、建筑陶瓷、復合肥、五金、污水處理設備等特色優勢產業在沿線國家設立分撥中心和營銷機構。借助中歐商貿物流園、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等海外臨沂商城,推動建設境外產品展示中心及營銷服務網絡。設立“一帶一路”境外經貿代表處。
五、搭建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平臺
(一)拓展文化旅游交流渠道。對接“絲綢之路文化之旅”、“齊魯文化絲路行”等重大活動,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圍繞書法兵學文化、特色鄉村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特色領域,舉辦覆蓋更多國別、更高層次的博覽會、文化節、國際論壇。支持與沿線國家相關城市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聯合打造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支持舉辦國際馬拉松、沂河體育節、蒙山體育節等賽事活動。
(二)探索國際科教合作模式。臨沂大學加強與沿線國家開展合作辦學、學術交流等,聯合臨沂商城培養“一帶一路”復合型人才,建設沿線國家語言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支持臨沂職業教育學校加入省“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聯盟,建設“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合作辦學基地和國際教育交流中心。依托“孔子學院”開設羲之書法學堂、兵法學堂。爭取設立中國(臨沂)海外發展研究院。鼓勵“一帶一路”智庫分支機構落地臨沂。
六、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一)探索推出便利舉措。優化外商居住和投資審批流程,實現一張表單“證照聯辦”,簡化外商邀請函辦理流程,設立外國人來華邀請函企業正面清單。設立面向沿線國家的聯絡辦事機構,建立集申辦APEC商務旅行卡、領事認證代辦、外國人來華簽證邀請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外事服務綜合平臺,開展臨沂外籍商友卡政策創新,獲卡人士享受市民待遇。建設國際學校,鼓勵醫療機構提供涉外醫療服務。
(二)加大政策支持。探索開展進口商品海關稅款擔保、匯總征稅、監管后置、限定免稅等進口通關作業便利化政策創新。加強與沿線國家在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等方面合作,試點建立雙邊海關與檢驗檢疫國際合作平臺。支持臨沂綜合保稅區、臨沂港與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和青島港聯動,建設海鐵聯運鐵路專用線。探索設立進口大宗商品期貨保稅交割庫。爭取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一帶一路”專項貸款向臨沂傾斜。支持金融機構聯合供應鏈主導企業利用線上大數據、線下集拼倉,探索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
七、組織實施
臨沂市政府要履行試驗區建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推進機制,細化任務,明確分工,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省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試驗區建設的指導和支持,幫助解決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